此石直径
一日,有一位浙东沿海地区来的女士看了此石后,说左侧一抹白色是大海,画中人物是渔家女,正在海边等待出海捕鱼未归的丈夫,一晃数年,化为崖石,得以长留此间,并为它取名为“望夫石”。
隔一日,昔日部队精于带兵打仗的团长老乡听说我收获了好石头,特意来欣赏.看后坚持说石上人物是一慈母,正在月夜中遥望星空,思念自己在远方当兵的儿女,愿他们常来书信,平安无事,建议我将此石定名为“望星空”.并说如在部队举办展览,定会引起轰动。
暮冬,一经年不见的诗友踏雪来访,赏了此石后,惊呼:此乃“高适诗意图”也。并解释说:“唐代诗人高适,为他的朋友董大送行,写了一首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之中,此诗开篇便直接描绘了黄云蔽天,落日无辉,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严冬景色,点明了与董大分别时的氛围,籍以暗示董大当时所处环境的恶劣。接着勉励他,不要忧虑前路迷茫孤寂,要看到天下知己很多,充分表现了诗人开朗、达观的情怀。纵观此石画意和人物情态当是董大告别高适以后,正安坐于驼背之上,在落日的余辉里缓缓前行。
闻听此言,匆匆移石临窗,细细品鉴,果见黄云蔽天,夕阳无力,苍茫中一客端坐于驼背之上,踽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