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雨花石研究所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38-0000-0000

“意趣天成—朱学明奇石展”在扬州市博物馆隆重揭幕
来源:朱学明雨花石精品收藏网 | 作者:朱学明 | 发布时间:2023-12-05 | 5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迎接2011年元旦到来,扬州市博物馆首次推出“意趣天成——朱学明奇石展”。本次展览于2010年12月18日上午十时十八分在西区明月湖畔扬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张厚宝,袁淮,孙志南,钱青,陈友川为开幕式揭幕。南京雨花石协会,仪征雨花石协会,扬州收藏家协会,文化界,艺术界,扬州警界等社会各界代表代表1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将于2011年1月10日结束。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朱学明先生近二十年来收藏的雨花石和相关奇石精品共150件套,展品共分六大类:①雨花石精品②雨花石罐③雨花石砾石层精品化石④雨花文房供石⑤朱学明先生首创的“雨花石天然彩墨”画⑥朱学明先生的近年创作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此次展览比较罕见的珍稀品种有:


一、“雨花石罐” 


“雨花石罐”又称金陵神罐、石罐、空石,是数枚雨花石在火山熔岩岩浆的高温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出自江苏省六合,仪征一带的丘陵山区的雨花石砾石层。产出数量极少,宋·苏东坡曾称此石罐为“石斛”,并著有“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诗句。


该石质地坚硬,外观粗糙,大多为不规则球形及连体,中空,断面有如树木之年轮状纹理,硬度在摩氏6,5度左右,性脆,外表被沙石包裹,有沙石呈部分溶解状,与罐壁融为一体,大者直径60厘米左右,小者在5厘米左右;内壁光滑,有半圆形隆起,状如葡萄或似蛋黄,保持有原始的自然色彩,常见有红、粉、黄、黑等色;个别珍稀品种内壁呈现奇异虹彩,艳若孔雀羽翎。内含物有水、砂石和膏泥。是近十余年新发现的品种,因地质学界对其未有科学定名,故南京雨花石收藏界尊称其为“金陵神罐”,产地村民称其为“石罐子”。因外表丑陋并沾满泥沙,不为人瞩目。鲜有人对其作深入研究。因此,许多包裹其中的惊天秘密也不为人知。


本次展出的“雨花石罐”中有以下几件罕见品种:


1.神仙洞府------此石圆形,直径约30余公分,中空,出土时外表沾满沙石,摇动时内有响声。出于好奇用电钻打开一孔后,见彩色膏泥,用水洗净膏泥,发现内有一红衣神仙状人物立于其中,背景现奇异原始色彩,红黑等色分布有序,局部在强光照射下现钻石光…….似远古微型石窟,神奇迷幻难以用言语描述。


2.软石----系雨花石罐残片,是一块石头,颜色发黑,但其断面棱角突出部分像布一样可自由弯曲折叠,其余部分和平常所见的石头一样坚硬。不是亲眼所见,无法想象,是何原理有待专家研究鉴定。


3.古生物化石--------远古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被雨花石罐包裹在其中,化石与雨花石罐同体共存。传递了扬州数千万年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信息,富含极大的地质和古代气象,古代生物的科研价值。


4.虹彩石罐标本,现奇异原始金属光泽。


二、雨花石天然彩墨


“雨花石天然彩墨”的定义 “雨花石天然彩墨”是基于对雨花石天然线条机理和色彩构成的图案的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符合中西方传统及现代绘画理念的图画。


“雨花石天然彩墨”线条,色彩和构图大胆新奇,意境悠远,神秘莫测,具有人工绘画无可企及和替代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视野,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的制作过程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审美元素和表现方法,如:摄影、绘画、文学、篆刻、等等。


“雨花石天然彩墨”的特点:


1.凝天地之精华 “雨花石天然彩墨”其主体线条,色彩,构图全部成于天然。因此被誉为“上帝的作品”。


2.意境变幻无穷 “雨花石天然彩墨”画风不拘一格,色彩大胆新奇,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发人遐思。


3.似画非画 “雨花石天然彩墨”的形式,构图,表达方式,艺术语言均与绘画无异,但它的创作过程与传统的绘画的创作过程迥异。它无纸无墨,但如诗如画。每一幅作品都是审美主体艺术思想和精神世界的表露和共鸣。


4.是雨花石赏玩方式的突破 将雨花石置于瓷盏,注以清泉,是传统的赏玩方式。“雨花石天然彩墨”可以悬挂于墙面,适合不同场所的装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雨花石文化。


5.“雨花石天然彩墨“的出现将引领雨花石数万收藏大军重新审视手中美石的价值。让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拥有更直接,更简单,更全面的表达内心审美感受的金钥匙。让更多的人在赏玩过程中享受到天地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愉悦和感悟。


信息中心
热门资讯